首页 > 最新动态 > 基于“12306质量体系”实施质量管理经验——工信部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建材行业系列报道①
最新动态
基于“12306质量体系”实施质量管理经验——工信部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建材行业系列报道①
2025-08-123

【编者按】2024年,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征集遴选推荐的3个案例入选了工信部年度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为加强对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更多建材企业在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上取得新成效,为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现开展入选典型案例宣传展示。

【案例方向】质量管理能力

【企业名称】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

【案例摘要】在光伏产业中,电池及光伏组件生产控制中,技术创新不足不仅限制了光伏发电的效率,也影响了产品良率和理论效率的提升,现阶段组件效率结果采用人工复判造成漏检,造成电池组件效率低下。本案例通过构建实施“12306质量体系”,打造全员参与的质量生态,有效提高了制程效率与准确性,不仅使产品效率稳定在行业前列,产品良率也从98%跃升至99.6%,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背景

企业通过构建“12306质量体系,创新树立过程标杆和精益管理,AI缺陷检测与SPC过程控制的数字化闭环系统,将5Why根因分析与PDCA循环深度融入研发制造全流程,为行业提供了高效电池量产良率管控与长寿命组件可靠性保障的典型解决方案。




二、主要做法

(一)模式思路

“1”一个中心驱动

通过行业对标建立生产和质量标杆,结合精益生产消除非增值环节,质量良率提升。

“2”两翼齐飞

依托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搭建AI检验:集成SPC过程控制、机器视觉缺陷检测,实现产品异常及时预警。

“3”三大目标

以客户之声驱动研发迭代,通过TQM全员改善降本提效,推行卓越绩效;

“0”零缺陷双闭环

结果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品质效率双提升,对产品和过程随时把控,追求“零客诉”目标。

“6”六维动力引擎

FMEA预防性设计、QCP精准拦截、TPM全员生产维护、TQM全员质量参与、与行业标杆进行对标超越TOPCon行业基准、客户协同,形成从材料入厂到电站运维的关键节点控制。

图1 12306质量体系模式

(二)实施步骤

1.树立过程标杆和紧抓精益管理

以隆基灯塔工厂为行业标杆的目标进行策划精益生产管理,展开追赶机制。

2.建设标准化体系+AI智能化引擎

建立ISO9001、IEC62941等标准管理体系,线上AOI和AI主动识别和分隔异常状况。

3.以客户满意为目的建立品牌效应

将客户满意度增长纳入品牌核心指标,最终实现品牌创造溢价。

4.卓越绩效管理为手段

引入卓越绩效,搭建客户需求驱动的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循环。

5.全面参与质量管理作为动力

将FMEA、QCP等六大工具整合为“质量战舰”的六组动力引擎,TPM+TQM组成双核动力舱,六链融合为体系建设输出强大的动力。




三、应用成效

(一)质量提升

依托12306质量管理模式,使用了AOI现场扫描EL图像,用AI判定产品缺陷,通过全流程精准管控,良品率从98%提升至99.6%、碎片率从0.8%降低至0.2%。Jetion品牌荣获由欧洲权威调研机构EuPD Research颁发的“顶级光伏品牌”。

 图2 获得的荣誉

(二)效率提升

通过全员参与12306质量管理模式,项目生产节拍缩短至18seconds/piece,同时将产品生产交付周期缩短了56%,通过5G+IGV智能搬运小车和自动化生产线,减少人工干预,单线日产能提升20%以上,设备问题平均解决时间缩短28%。




四、推广价值

浚鑫科技的“12306质量体系”在光伏领域树立了智能制造与质量管理的创新标杆,依托AI技术,形成生产设备或MES系统数字化、过程管控精细化,基于MES系统的智能追溯系统大量用于制造行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该模式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行业标杆对标,乃至借鉴全球灯塔工厂全新数字化生产方法、模式,同时能够激发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更易获得推广和应用。



来源:CBMF标准质量部

编辑:冯威涛
审核:刘宁、胡恩燕


往期推荐

2025建材行业碳减排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阎晓峰会长在2025建材行业碳减排国际论坛的致辞
【主旨报告】坚定推进碳减排,携手谱写新篇章——2025建材行业碳减排国际论坛报告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邹刺勇在2025建材行业碳减排国际论坛上的致辞
重磅发布 |《全球建筑材料行业碳减排联合行动倡议》
【CERFBM2025】中外嘉宾发言精彩演讲摘要(一)
【CERFBM2025】中外嘉宾发言精彩演讲摘要(二)
【CERFBM2025】中外嘉宾发言精彩演讲摘要(三)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中外嘉宾和代表到金隅北水、青州中联考察CCUS项目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